马未都:远离你身边格局小、吃相丑的“穷人”,此“穷”非彼“穷”

发布日期:2024-02-18 04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话说吃相,如今已不仅仅是指进食时的样子,更多地涵盖了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。这种吃相的形成,与个体生存环境息息相关。大家都知道,吃相难看的人在世界上并不鲜见,而这一现象往往与个体的生存环境直接相关。正如马未都所言,吃相难看往往源于格局太小。他通过自己的保姆为例,指出即使她并非贫困,却总是有偷拿东西的习惯。马未都的提醒虽然得到保姆的当面答应,却在背后依然我行我素。这让马未都不禁感慨,一旦吃相因生活环境而形成,要改变起来难度颇大。

格局,就是一个人的心智容量和为人处事的广度。而这个格局很大程度上由个体的生存环境塑造。俗话说,仓禀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这正是一个人格局的基本因素。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,还有心理上的安全感。而这份安全感既有物质层面,如食物、钱财、衣物等,也有心理层面。物质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基本生存,而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人,对于物质的渴望往往超越了一般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习惯抢购折价商品,因为他们年轻时经历过物质匮乏,为了内心的安全感而不断囤积。

一个人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习惯和格局。曾经,有一位知识分子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动荡岁月。回到城市后,他的吃相却令人瞠目结舌,居然会捡地上的食物食用。这种行为令子女们看不惯,但却是因为父亲经历了物质上的不安全,导致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。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,物质的匮乏如果持久,会深入人心,将其从物质上的不安全转化为心理上的不安全。

环境对格局的影响不仅限于个体,也涉及到整个社会。教育是塑造格局的基石,而穷富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格局。然而,并非所有富裕者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吃相,这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扩充知识,更在于拓展视野和传递为人处世的道理。物质的充盈只是外在表现,而教育能够深刻影响一个人的内心世界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,即便贫穷,也能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。相反,缺乏教育的人,即便富有,也可能表现出暴发户心态。教育告诉人们,无论贫富,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态度看待这个世界。没有教育的人,即便物质上丰富,内心仍然可能是贫乏的。

格局一旦形成,很难轻易改变。但并非不可能。在人的心理状态不断填充和放空的过程中,加入有效的“度量衡”——教育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一些根深蒂固的本性。吕蒙的刻苦努力就是一个例子,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。生活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,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。虽然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,但只要下定决心,任何人都能够将自己的格局推向正确的轨道。

生活中,远离那些吃相不好看的人,并非是一种冷漠,而是在保护自己的格局。这些人的改变不是朝夕之间完成的,而过度接近他们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三观。只有当他们真正做出切实改变时,才是与他们相处的真正时刻。生活在不断塑造和影响人的格局,要深入生活的内在,才能理解许多新的道理。格局说到底,是生活在人身上的倒影。它的样子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状态、接受的教育以及改变的决心和态度。

个体物质格局吃相马未都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